發表文章

【志工招募】新北市水利局中港大排暨塭仔底滯洪溼地公園志工招募

課程名稱: 【志工招募】新北市水利局中港大排暨塭仔底滯洪溼地公園志工招募 上課地點: 中港大排中控中心 2 樓:新北市新莊區中原路 191 號 上課時間: 室內週二晚上及戶外週日早上 招生人數: 35 課程介紹、理念及目標: 紅冠水雞與白腹秧雞,是溼地的嬌房客,也是我們的好朋友,這是我們為了子孫留著的,塭仔底溼地生態公園,以及,蜿蜒著親水與休閒氛圍的中港大排美麗河廊。 這樣的園地,需要守護,需要力量支持。 10 年來,周末假期總會看到一群志工的身影,穿梭草叢樹影中,涉入池水泥地中,維持生物多樣性、復育原生植物、導覽環境教育、示範工作假期等等,讓塭仔底溼地公園有豐富生態、紅冠水雞的故事可以繼續下去,一代又一代。 如何維護美麗的溼地生態,透過培訓課程、資深前輩引導、以及實地體驗,從一點一滴累積開始,強力募集對於新莊生態維護、創造美好環境有興趣、又有信心的朋友,一起打造綠色的、生態的、遊戲的、教育的、多樣化的、美綠副都心溼地生態公園與中港大排河廊 !  主辦單位 | 執行單位 | 協辦單位: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| 新北市全民終身教育發展協會 ( 新莊社大 )|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志工隊中港大排分隊  培訓地點:中港大排中控中心、河廊及願景館、塭仔底溼地公園 培訓費用:不收費用 結訓證書:培訓期間缺課不超過 2 堂 ( 含 ) ,並參與溼地公園或中港大排之環境維護及導覽共 12 小時實習,於結訓時由主辦單位頒發結訓證書並正式加入志工隊伍。 報名方式: 線上報名 項次 日期 時間 主 題 課程內容 1 107/07/17( 二 ) PM7:30~9:30 2H 培訓事務說明暨志工經驗分享 室內課:學員自我介紹,中港大排志工隊介紹、培訓事務說明暨志工經驗分享。 2 107/07/22( 日 ) AM07:00~10:00 【上課+實習】 3H 塭仔底生態池維護管理 戶外課:

常民政治與台灣治理

圖片
課程名稱: 台灣有個包青天 --- 常民政治與台灣治理 授課講師: 丁志仁 課程編號: SOC-081A1-18B 上課地點: 新莊高中 上課時間: 星期ㄧ晚上 19:00-21:30 招生人數: 15 人 修課對象: 以新莊社大工作人員為基本班底,擴及其他社大,兼收成人、高中生、國中生 ( 有強烈興趣者 ) 、國小高年級生 ( 有強烈興趣者 ) 學分數: 1 學分 費用: 學分費 0 元;冷氣費  0 元;設備費 0 元 講師簡介: 丁志仁,江湖人稱丁丁,振鐸協會理事長,從青年迄今持續關心致力台灣教育,號稱最了解台灣教育的人,如今是教育社運老兵,著眼培育下一代教育家。 做過的事有: 推動教師法,結束壟斷番範院校壟斷師資培育;推動國民教育法,結束統編本教科書;推動教育經費編列管理法,教育經費分配公式化;推動九年一貫課程;推動 12 年國教;推動課程治理中立。 如同薛佛西斯推動大石頭上山,即使石頭真落下,但也在山頭能登高望遠,微風中享受風景。 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: 闡明常民政治的運作原理,並探討應用常民政治來改善台灣各方面的公共治理。 讓看起來很硬、很政治的主題,在主題的討論與分享中,越討論越起勁、越討論越覺得還是把推動改變的力量拿回自己手上,不要仰賴青天 --- 失能了很久的你一直都在納稅的政府。 藉由這個課程,累積推動台灣各種議題前進的種子知識, 如果找到自己有興趣也願意投入努力的點, 恭喜你,成為你自己,成為引領者,引著下一代走向幸福,看見並成為你想要的改變, 成為下一個最了解台灣教育的人。 該課程也是跨校選修網址 http://urclass.net/AL/ ,大家用這個網誌選課也是可以通的喔! 課程目標: 1.        讀好書交志同道合朋友,改良自己的社會。 2.        結交新一代社運推動者,打造台灣教育新願景 3.            三堂課讓你對該主題產生自己的論述。 教學方法: 由第一線工作者擔任主題認養人

找出新莊隱形的客家人

課程名稱:   找出新莊隱形的客家人 授課講師:   新莊客家人 課程編號:  SOC-081A1-18B 上課地點:   新莊高中 上課時間:   週一晚 19:00-21:50 招生人數: 15 人 修課對象:   程度不拘 學分數: 1 學分 費用: 1. 學分費 0 元;冷氣費 0 元;設備費  0  元 2. 學員平安保險費 70 元 ( 每位學員僅收一次 ,  不論修幾門課程 ) 講師簡介: 新莊學講師群 社大工作者,新莊社大學員。 這堂課,彼此都是老師,彼此也都是學員,都是有興趣於客家的族群、文化與傳承的一群人。 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: 新北市的客家人口大約 16.7% ,約略跟客家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相同。 在台灣的客家人因為政策及歷史中處於相對弱勢族群的緣故,到了陌生環境都會盡可能隱藏自己的身份,能不現身就不現身,久而久之,族群的樣貌逐漸模糊,進展到下一代,文化的傳承 ( 包含語言及習俗 ) ,即有意無意地被遺落淡忘,傳承即出現明顯的危機。 都市中,客家族群的沒落看似必然,其實有其脈絡的演進,台灣特殊的地理歷史原因,由早先清代從大陸內地度過黑水溝來台屯墾謀生,歷經日治時期,國民政府遷台,至 50 年代,政府扶工抑農的政策下,加上交通建設的發展,農村青壯人口群體湧向都市,形成一波又一波島內移民,這是台灣人白手起家、重新奮鬥的共同歷程。 客家人也在這個時代的脈絡裡。 然而移民帶著族群經驗在移動的過程有再適應、再學習的要求,會開出不同的花朵,來到社區大學修課學習與再教育,是機緣,是巧合,也有某種必然性。族群的印記在身上是無痕的烙印,無關乎喜歡與否,就是有其具象的影響若有似無,也不好說清楚,如何找出這個特質,並且歸納整理,為下一代留下紀錄,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地方。 課程目標: 1.  讓新莊的客家人,願意現身發聲,為下一代留下一點歷史與紀錄。   2.  讓不同世代的經驗,以群的力量集結成書。 3.  以「自己的家族發展史、移民經驗 ( 包含隱身的緣由 ) 、再學習經驗、對下一代的話」